Sun Yat-sen University
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后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于2001年10月合并而成。通過部省共建,在國家、地方和社會的大力支持下,中山大學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形成了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辦學特質。
1999年9月,珠海市人民政府與中山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協議書;2000年1月,教育部批復同意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2015年9月,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中山大學簽署合作舉辦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的備忘錄;同年12月,獲教育部批復同意建設深圳校區。至此,中山大學形成了三校區五校園統籌發展的辦學格局,在廣州、珠海、深圳扎根辦學,各校區統籌規劃、錯位發展,三校區五校園共同支撐中山大學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近年來,中山大學在加強文理醫傳統優勢學科的基礎上,努力補齊工科短板,填補了農學、藝術學空白,學科門類更加齊全,形成了文理醫工農藝綜合發展的學科格局。廣州校區重點提升文、理、醫傳統優勢學科,珠海校區重點發展深海、深空、深地、深藍學科群,深圳校區重點建設新醫科、新工科,學校綜合性辦學優勢和特色愈發凸顯,學科實力居于國內高校前列。
中山大學醫科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卓越的實力,我國最早的西醫教育誕生于此。目前,中山大學醫學教育教學改革深入推進,醫學科研創新日新月異,擁有10家直屬附屬醫院,構建了門類齊全、實力雄厚、技術領先、設備先進、優勢互補、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意識的醫療救治服務網絡體系,醫教研綜合實力、醫療服務能力與規模居于全國領先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