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所公辦職業本科碩士點,要來了!
近日,江蘇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博士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擬增列名單的公示》。在這份公示中,格外引人矚目的是包括1所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
繼職業本科之后,職業高校可能誕生第一個碩士點。
職業教育:就業是根本
這一消息,引發網友廣泛討論,有網友表示:“當職業院校開始培養研究生,那和普通高校還有什么區別?”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坦言:“職業教育的興旺不是靠學歷提升去解決的,是就業,是質量本身。”
今年,鄭州職業技術學院招收高鐵關聯專業,專科學歷但要求報考者本科學歷,被網友戲稱“本升專”,成為網絡熱議話題。其核心還是現實需要,就業好。
除了一些本科生“回爐”讀專科,近年來隨著職業本科教育的穩步發展,部分高分考生放棄名校而選擇職業本科院校,其反映的還是職業教育通過“就業率”與“就業質量”的雙重突圍,就業好是根本。
“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工作崗位針對性強、適應性強,某種角度可以說是‘急功近利’,目標導向,崗位需要什么,我馬上給你培養什么。簡單說就是‘干中學、學中干’。”順德職業技術大學教授徐言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職業教育“面向行業實際需要,培養行業真正需要的人才”的屬性,正在以其自身優勢,扭轉公眾對職業教育的偏見,吸引更多考生報考。
那么,申碩之后呢?
職業教育不斷提升學歷后,和應用型本科以及專業碩士形成了重疊,作為首個申請碩士點的職業院校,其人才培養體系無先例可循,若將傳統高校專業碩士的辦學經驗作為參考,就越辦越相似了。
如何區分職業教育與普通高校的應用型專業、專業碩士培養,保持其“就業”優勢屬性,是職業院校本身需要厘清的。
政策支持:職業院校申碩
近年來,國家政策明確支持職業教育向本科及以上層次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明確了職業學校教育包括專科、本科及以上層次。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作為全國第一所公辦職業本科高校,申請碩士學位點,標志著職業教育向更高層次延伸的重要突破。
7月9日,北京市教育委員會網站發布《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北京職業教育體系三年行動計劃(2025—2027年)》,其中明確提出:支持高水平高校與職業院校探索高職專科、職業本科、專業碩士貫通培養高水平技能人才。
今年4月,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若干措施》中明確指出:建設一體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一體化設計中職、高職專科、高職本科、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相銜接的職業教育框架體系。探索職業本科學校與應用型本科高校聯合培養專業碩士。
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作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才培養強調技術技能、產教融合和實踐能力。這與專業碩士(尤其是應用型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高度契合,這也是當前各地探索高水平高校與職業院校聯合培養專業碩士的主要原因。
教育部提出,到2025年專業碩士招生占比將達三分之二,而職業本科培養的畢業生,以其突出的實踐能力或將成為專業碩士培養的重要生源。
打破學歷“天花板”
截至目前,我國職業本科高校已達到87所,職業本科駛入發展快車道。業內人士表示,本科層次職業大學或將進入“百校”時代。
從2019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首次明確提出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職業本科發展已走過6年探索路。當前,職業本科學生考研、申博比例逐年上升,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發展路徑、暢通升學渠道,也是職業教育領域討論和關注的熱點。
如何暢通渠道?建立從中職、高職、本科到研究生及以上的職業教育銜接體系很重要。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受限于學歷“天花板”。允許職業院校申碩,不僅提升了職業教育的學歷層次,也為學生提供了更清晰的升學路徑,增強職業教育的吸引力。
此次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大學若成功獲批,將成為全國首所擁有碩士點的職業本科院校。其畢業生可更順暢地進入專業碩士階段深造,甚至未來可能實現“本碩貫通”培養,這對于構建“中職-高職-職業本科-專業碩士”的完整職業教育體系具有特殊意義。
職業本科“申碩”,是職業教育發展的一大突破。
誠然,職業院校在“申碩”之路上仍無可避免地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保持其“職業導向”,避免盲目模仿普通高校的學術型培養模式,確保職業教育的特色不被稀釋,無疑是職業院校需要著重關注的核心問題。與此同時,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科研平臺、行業認可度等,同樣是社會廣泛關注且需要逐步加以改善和提高的關鍵方向。
長遠來看,職業本科“申碩”,是職業教育提質升級的必然之舉。只要堅持“職業導向”,這一舉措將為職業教育行穩致遠,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本文為中國教育在線原創文章,版權歸中國教育在線所有。
作者:楊菲菲
部分參考資料來源: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江蘇省教育廳、北京市教委、南方周末等。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