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和超重作為多種慢性病的高發因素,已成為影響全民健康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2024年6月,國家衛健委印發“體重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旨在提升全民體重管理意識和技能。為響應國家對于體重管理新號召,推動居民重視體重管理、改善體重狀況。2025年7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學“青醫先鋒”社會實踐團隊前往成都市區,開展實踐第一階段以“科普+調研+紅色”為主題的豐富實踐,以醫學生的責任擔當,開展科普宣傳、服務基層群眾、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青春智慧潤桑榆,健康基石筑社區。為加強社區居民的體重管理和健康飲食意識,實踐團隊于7月21日前往成都市西河鎮鹿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面向社區居民開展“健康基石,始于體重”的主題科普宣講活動,通過通俗易懂的科普講解與互動實踐,團隊成員將專業的健康管理知識轉化為社區“銀齡族”觸手可及的生活智慧。
宣講活動現場,團隊成員聚焦中年健康痛點,深入淺出地剖析體重與慢病的關聯。隊員李雨諾通過現場演示腰圍測量法、BMI計算教學,介紹體脂率、腰臀比等反映脂肪分布的指標,引導居民認知“內臟脂肪超標”、“中心性肥胖”等隱形風險;運用生動的比喻,為居民們講解了體重超標可能導致的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常見慢性病的風險;同時李雨諾也結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向居民們介紹了簡單易行的“211餐盤法則”與“手掌份量法”,指導居民合理搭配蔬菜、優質蛋白和全谷物;隊員晉書香創新性提出“碎片化運動”理念,鼓勵居民利用買菜、爬樓等日常場景輕松鍛煉;同時她也提到了改善作息和宣泄壓力對于體重管理的重要性。本次宣講活動圍繞體重管理和飲食健康,以“青老對話”的形式搭建健康橋梁,團隊成員在將所學健康知識運用于實踐的過程中,不僅強化了社區居民對肥胖相關慢病的防范意識,更深化了用健康知識服務居民的責任感。
團隊成員前往西河鎮鹿角社區為當地居民開展體重管理和飲食健康相關主題宣講
凝街頭真聲聚民情,鑄社區堅盾護健康。為更加精準調研社區居民防控肥胖相關慢性病的意識,了解居民的體重管理與飲食習慣現狀,團隊成員于7月21日-22日深入西河鎮,與納涼的居民親切交談,聚焦“居民飲食習慣與健康影響因素”這一主題,深入了解社區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體)對體重管理指標的認知、日常飲食結構偏好、運動頻率、慢性病風險意識以及獲取健康知識的渠道等關鍵問題。這些來自街頭的鮮活聲音,為團隊成員分析居民體重管理現狀、提出相關建議提供了寶貴的科學依據。
團隊成員在西河鎮開展體重管理和飲食健康相關調研
仰豐碑承浩氣,礪新程秉赤忱。保路運動作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索,對于加速清王朝滅亡、推翻帝制起到了關鍵作用,為深入學習四川保路運動歷史與革命精神。7月22日上午,實踐團隊前往四川保路運動史事陳列館,邁步越過館前的門檻,隊員們便踏入那段風雷激蕩的歲月。館內浮雕氣勢恢宏,油畫再現歷史場景,詳實的史料敘述將保路運動的艱辛歷程、四川民眾萬眾一心的抗爭意志清晰呈現。特別是矗立的“辛亥秋保路死事紀念碑”,無聲訴說著川人敢為天下先的勇毅犧牲,成為隊員們心中關于民族覺醒與國家前行的深刻烙印。“每一件文物都在提醒我們,堅韌不屈的意志是民族最珍貴的財富,也是今天攻堅克難的基石。”盧月瑤同學在參觀后表示。
團隊成員參觀四川保路運動史事陳列館
健康科普燃星火,高中宣講種希望。當醫學科普知識在高中課堂“落地生花”,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7月22日下午,實踐團隊前往成都市龍泉中學,在高中課堂上,圍繞青少年健康核心議題,隊員晉書香從高中生視角分享科學體重管理策略,隊員熊禹介紹了心理壓力識別與舒緩、視力保護實用技巧,一場干貨滿滿又趣味盎然的宣講,點燃了學子們的關于健康知識求知熱情。隊員劉秋正進行了簡單的西安交通大學招生宣講,課堂氣氛活躍,互動熱烈。宣講尾聲,隊員組織學生們填寫了高中學生飲食習慣與健康影響因素問卷,既為實踐隊后續調研夯實數據基礎,也實時檢驗了宣講效果,收集到寶貴的教學反饋。
實踐隊員在成都市龍泉中學進行健康科普宣講和學校介紹
兩日充實的實踐活動,青醫先鋒步履鏗鏘。從社區健康講堂傳遞“211餐盤”智慧,到街頭巷尾傾聽健康民情;從保路豐碑前汲取“敢為天下先”的赤誠,到高中課堂點燃青春健康星火。隊員們從厚重的歷史記憶中汲取力量,在社區科普中踐行醫學生使命,在青少年健康科普的火熱實踐中檢驗所學,更深入街頭巷尾傾聽民生,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醫學生貫通歷史、立足當下、服務社會的精神圖譜。步履不停,青醫先鋒的實踐故事仍在續寫。(通訊員:熊禹)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