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成本
2025-06-22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名詞解釋] 標準成本:
標準成本是指在正常和高效率的運轉情況下制造產品的成本,而不是指實際發生的成本。在典型的實際成本制度中,間接費用是按事先規定的比率分攤到產品中去的,而標準成本制度也同樣的辦法處理。這兩種方法的主要區別是對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計算方法不同。實際成本制度采用每種產品實際發生直接成本數額;而標準成本制度則采用從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中,產生的標準單位成本,有的會計制度規定存貨用標準成本記賬,有的會計制度規定存貨,既用標準成本,也用實際成本記賬。
標準成本的用途
(1)標準成本可用于控制成本。評價管理人員工作的好壞,把實際已經做的和應該做的進行比較,標準成本便為這種對比提供了基礎,順差表示經營的結果優于預期的而逆差則表示經營的結果不如預期的。因此,這種差額的計算對分析和控制成本是重要的。
(2)用于決策。標準成本通常用來作為確定銷售價格的基礎,特別是在確定不屬于同批產品的銷售價格時,更要以標準成本為基礎。
(3)使成本計算更合理。同樣的產品有同樣的成本。
(4)減少成本會計的工作量
標準成本的管理作用
1、便于成本核算
只要劃定成本中心、確定成本標準、制定成本項目后,按一定的程序便可核算出標準成本、實際成本及成本差異。采用標準成本后,在制品按成本的標準留,剩下的成本即為轉出成本,這樣解決了在制品留法不合理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