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統籌謀劃、分期推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實現課程思政全課程覆蓋、課堂教學全過程融入、師資隊伍全員參與,建立具有水產特色的課程思政體系。
黨委統籌謀劃,逐步實現課程思政全課程覆蓋
學院黨委成立了水產學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制訂了《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明確通過三年時間建成一批課程思政品牌課程,選樹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建設一批可靠、生動、有效的課程思政教學載體,實現課程思政在所有本科生專業課中全覆蓋,建立具有水產特色的課程思政體系。2018年10月,學院立項啟動第一批4門課程建設試點;2019年4月,啟動第二批9門課程改革試點;2020年7月,啟動第三批其余所有課程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課程思政全覆蓋。
完善課程思政建設激勵機制。學院黨委從黨建和教學經費中設立課程思政專項經費,根據課程建設成效予以資金支持。將課程思政建設情況納入教師年度工作考核,優秀課程在年終業績分配中予以獎勵,積極組織優秀授課教師申報學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項目和教學成果獎,通過學院網站等多種途徑大力選樹、表彰先進典型。經過3年的持續建設,基本形成了學院黨委統一領導、各教學組織和教師黨支部協同聯動、教師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將課程思政在課堂教學全過程融入
結合教學大綱修訂,在學院現行本科生所有專業課程中實施課程思政“一課一案”,對接學科專業和產業發展國家重大需求,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將思政與專業知識切入、融合,努力將課程思政進教案、進課堂、進頭腦,貫穿于人才培養各個環節。在教學目標中加入思政目標,從源頭上保障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有機融合、交互支撐。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改革,采用研討式教學、混合式教學等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疫情期間,第一時間把中國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元素融入到在線課程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愛國情懷、社會責任、人文情懷、科學精神。圍繞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講話中提到的“六個下功夫”,實現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協同發展。
綜合運用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充分發揮實踐育人功能。學院連續兩年累計出資近6萬元,由專業教師指導,共選拔87名學生組成11支社會實踐隊伍深入水產龍頭企業和重點企業開展社會調研,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緊密結合,引導學生在社會實踐中見證水產行業和產業的發展,解讀水產故事,感悟水產情懷。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保障專業教師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全員參與
教師是課程思政的直接實踐者,“教育者先受教育”是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重點。學院黨委教育引導廣大教師,都要努力做到“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不斷增強育人意識,提升課程思政能力。學院黨委聘請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王萍教授為水產學院理論學習指導教師,先后組織了四次課程思政專題推進會和培訓會,特邀王萍教授面向全院教師作題為《一名思政教師眼里的課程思政》的專題培訓講座,指導老師們更加深刻地理解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在教學實踐層面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組織第一批、第二批試點課程教師撰寫教學典型案例,通過教案設計與交流,不斷挖掘、總結、提煉“思政元素”,找到將“思政元素”融于專業課堂的切入點。唐衍力老師的教學案例入選學校首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按照工作實施方案,學院黨委將通過繼續開展系列專項培訓、組織集體備課、遴選優秀案例、培育教學成果等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廣大教師的課程思政育人能力和成效。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