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strike id="1jt9v"><i id="1jt9v"></i></strike><ruby id="1jt9v"></ruby><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i id="1jt9v"></i></span><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video></span>
<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el id="1jt9v"></del></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th id="1jt9v"></th>
<span id="1jt9v"></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strike id="1jt9v"></strike></video></span>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
遼寧大學校長余淼杰: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思辨與實踐
2025-06-05 09:12:00
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

  5月23日至25日,第63屆高等教育博覽會在長春舉行。同期,由遼寧大學承辦的“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與經濟學拔尖人才培養論壇”成功舉辦,該論壇為“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論壇”的11個平行論壇之一。

  會議期間,遼寧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余淼杰接受中國教育在線專訪。他從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和戰略屬性,闡釋了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深刻內涵,分享了遼寧大學在扎實推進中外合作辦學、國際交流合作等教育對外開放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經驗。


遼寧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余淼杰接受中國教育在線專訪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中國教育在線:教育作為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提升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愈益凸顯。在教育強國建設征程中,遼寧大學有何定位和目標?

  余淼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凸顯了教育的三個屬性,即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遼寧大學就是堅定遵循教育的這三大屬性來發展的。

  具體來講,遼大的定位是要打造成為一個具有鮮明地區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型“雙一流”高校。我們是一個綜合性的大學,現在有文、史、哲、經、管、法、理、工、醫、藝等十個學科門類,非常全面。其中最強的就是我們的應用經濟學學科,遼大也是東北唯一的經濟學科“雙一流”高校。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經濟學科來帶動其他學科的一體發展。

  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和戰略屬性,其實都有非常具體地體現。舉個例子,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其實就是滿足戰略屬性這方面的內容,這其實也跟我們的經濟緊密相關。比如最近,我們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對哈佛等高校的一些做法,這是非常短視和愚昧的。我們則應該反其道而行之,把優秀人才吸引過來。

  另外,從中美經貿博弈的角度,我們也可以理解到教育方面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性。特朗普政府一直在說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認為達到了2000-3600億左右,事實上這是就商品貿易而言,他并沒有看到服務貿易方面我們對美國有逆差,將近3000億。而我們的短板在于外國學生來華留學規模太小,所以從對外開放的角度,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把國際教育做大做強,歡迎更多的留學生來華留學。

  美國那邊在“趕人”,我們這邊在“吸人”“引人”,這就是一種戰略屬性的體現。因為只有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的,只要他們來到中國工作,能夠創造財富,促進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這就是很好的事情,也是真正讓“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教誨落到實處。

  所以,遼大的目標就是圍繞這幾點來展開。我一直在強調,一個大學好與不好的標準有幾個方面:第一,能不能招到好的學生,換言之,家長會不會推薦自己的小孩去報這個大學,這是學生用腳投票的指標,即有沒有得到學生的認可;第二,有沒有得到國際上的尊重,即國際上的學術研討會、國際頂尖期刊有沒有學校老師發表成果;第三,能不能服務當下的社會經濟,文科應提供更多的政策報告,做好治國理政的智庫建設,服務國家和地方發展,理工科則應通過設立更多如人工智能等專業,更好地服務當下經濟發展,產學研用相結合;第四個方面,大學應該成為社會良心、良知的集結地,當社會上出現某些負面的雜音、混聲時,大學里有沒有教授站出來正本清源,真正做到為人民立命、為天地立心;第五,國際影響,學校不能只拘泥于一個省或區域,應該看到全國甚至全世界,比如哈佛是私立大學,加州大學是州屬高校,但都有胸懷天下的格局和視野,我們的大學也當如此。

  中國教育在線:您剛才提到非常重要的一點,教育的高水平對外開放與國家戰略是相關聯的。在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對于如何推進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和“提升全球人才培養和集聚能力”,您有何建議?遼大是怎么做的?

  余淼杰:這是個很好的問題。先講講遼大的情況,我們現在已經跟167所高校發展了合作友好關系,包括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英國德蒙福特大學,我們還準備跟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合作。

  遼大也積極落實省委及中央的戰略部署“向北開放”,特別重視和俄羅斯的合作,西邊有圣彼得堡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俄羅斯聯邦政府財經大學,中間有烏拉爾聯邦大學,東邊有遠東聯邦大學,這些都是我們合作的重點高校。從經濟角度,東北要發展,“一帶一路”要繼續往前推進,中日韓自貿區勢在必行,所以我們跟日本、韓國的經貿文化交流也越來越多,這也是一個重點。

  我們的做法,第一步是開研討會、交換學生;第二步是開展有學位的合作,比如“2+2”項目(兩年在國內,兩年在國外)、“1+1”碩士項目。碩士項目很重要,比如俄羅斯想引進外資,中國企業想走出去,去海參崴等地投資,通過這些項目讓學生或企業家在那邊學習一年,可以深入了解當地經濟情況,行的話就投資,不行的話也學到知識,真正實現產學研用的結合。

  當前國際經濟面臨很大不確定性,而中國是最大的確定性,是“定海神針”,這對中國來說是非常好的機遇,我們也抓住了這個機遇。前段時間我們從海外引進了幾位重量級的外籍教授。這些高端人才的引進,不會只是個別現象,會逐漸成為一個趨勢。美國那邊在“趕人”,我們接住機會大力吸引人才。

  學生方面,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準備來中國留學,不僅有非洲的,還有美洲等地區的。隨著港澳與內地溝通越來越緊密,包括臺灣地區的很多人才也逐漸向大陸流動,也納入國內統一大市場中來,現在對中國教育界來說是難得的機會,我們要抓住這個戰略機會再上一個新臺階。

  中國教育在線:您此前經歷走過廣東、香港、海外等地,又在北大、清華等高校任教,現在到了遼大,您覺得遼寧這個地方有什么特點,您希望帶領遼大走向一條什么樣的道路?

  余淼杰:回想過去幾十年的求學歷程和工作經歷,我的本科在中山大學,研究生在北京大學,博士在美國,第一份工作在香港大學,接著在北大工作了16年,眼下到遼大已經三年了。走了六七所大學,這讓我對大學的發展有了一些自己認為相對深入的思考。

  首先,遼寧大學的發展一定可以像其他高校一樣發展得很好,我們有這個信心,這不是空喊口號,因為對一個大學來講,最重要的是人。只要我們真正像政府工作報告講到的“投資于人”,那就一定可以做到。

  第二,作為一個大學來講,最重要的是視野和格局。如果大學的掌舵者視野不夠高、格局不夠高,那這個大學哪怕有再多的錢、再多的預算,也發展不好。站高看遠,不是一句虛話,特別是對于培養人才來說,這是功德無量的事情。培養的人才好不好,效果很清晰:如果培養得不好,一年6000個學生,對不起人家的父母;如果培養得好,這6000個學生以后在各行各業會越做越好,他們組成家庭后又會產生幾何擴散效應。

  所以我非常喜歡教育這個行業,因為這是一個功德無量的事情,教育做得好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事業甚至命運。作為大學老師,最重要的就是有格局和視野、眼界,如果格局、視野、眼界不夠,哪怕方向對了再努力也沒用,方向錯了就更麻煩,不努力還好,一努力越走越遠,南轅北轍。

  其實東北是個好地方,我還寫了一本書就叫《東北是個好地方——遼寧是個聚寶盆》。這些年遼寧的營商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外界對東北的印象也在逐步改變,旅游業發展得越來越好。大家會發現沈陽真的是一座非常幸福的城市,物價比較低,房價也比較低,一塊錢在沈陽的購買力比在北京強很多。這邊給30萬和北京給30萬是不一樣的,這是它吸引人的核心競爭力。

  我們現在打造“用權不圖好處,辦事不用求人”的“親、清”政商關系,營商環境的確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營商環境的背后是一種思維,不是簡單的“跑兩次現在變成跑一次”,更重要的是思維的本質改變。比如碰到事情,是直接去正規渠道辦理,還是先想有沒有認識的人,這是完全不同的思維。我們希望做到“辦事不用求人、用錢不多”,如果每個人都這么想,腐敗就沒有市場,這是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相輔相成的。

  從根本上轉變思維,大學在里面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大學的正本清源、以文化人,對社會思維的轉變有很大幫助。

  總之,遼寧大學將緊緊圍繞教育的三大屬性,以經濟學科為引領,打造綜合性、研究型的“雙一流”高校,通過高水平對外開放、服務社會經濟、提升國際影響等,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為國家和地方的發展貢獻力量。


遼寧大學

  (本文系遼寧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余淼杰在第63屆高等教育博覽會上的訪談實錄)

  本欄目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聯合中國教育在線策劃、出品,轉載請注明:轉載自中國教育在線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

相關新聞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