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考604分的浙江考生賀顯貽放棄本科,被高職錄取的新聞在網絡上刷屏!
604分,超出2025年浙江省高招普通類第一段控制線114分、特控線12分,在一分一段中對應的位次約為48100左右。這個分數和位次,她本可以選擇許多不錯的本科院校甚至“雙一流”高校的部分專業,但卻在志愿填報時首選了高職院校的定向培養軍士。
無獨有偶,去年高考,浙江杭州一名考生以高考602分的成績,被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大學錄取,就曾引發熱議。
近年來,高分考生選擇職業院校的新聞屢見不鮮。高分考生,何以選擇職校?
就業率高、畢業去向符合興趣等,成為不少考生的選擇理由。
就業導向
越來越多的高分考生開始選擇“高分低報”,他們明明可以沖刺名校,卻最終選擇了辦學層次較低的高校,甚至不乏“降檔”報考職業院校的情況。
其背后的原因顯然是就業。高就業率、畢業去向符合興趣,已成為近年來吸引高分考生報考職校的重要因素。
前文所述的定向培養軍士,依托地方院校進行定向培養,學生畢業后直接補充到部隊相應專業技術軍士崗位服役。畢業即入伍、畢業即就業的特性,讓其近幾年報考熱度不斷攀升。
除了高分低報的考生,還有部分職業本科高校的錄取分數“趕超”211等名校,也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圖源:深圳職業技術大學
深圳職業技術大學2023年6月升格為職業本科,首次在廣東本科批次招生時,物理類投檔最高分數達595分。這一分數可以進入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深圳大學等名校就讀。2024年,該校在廣東省物理類投檔最高分更是達到了600分。
此外,近日被網絡熱議的“本升專”,也是同理。鄭州職業技術學院招收高鐵關聯專業,專科學歷但要求報考者本科學歷。其核心還是現實需要,就業好。
不管是“棄本科選高職”、“棄名校選職本”,亦或是本科生“回爐”讀專科,這一系列的看似“反常”的操作,都反映出背后的原因是就業導向。
在當前就業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考生與家長在選擇專業時,除了個人興趣外,就業和發展前景是其權衡的主要因素。
職業本科,即將走進“百所”時代
在之前,提起讀“職業院校”,人們普遍認為這是分數不夠“退而求其次”的選擇。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分考生選擇報考職業院校,正在打破這種刻板印象。
職校“破圈”的背后,是辦學質量穩步提升。職教本科的設立讓職校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數據,截至2025年6月,我國累計已有87所職業本科院校,僅2025年就批復設立36所。
除了已批復設立的職業本科,據不完全統計,各地教育廳公示擬設立的職業本科還有大約20所。職業本科高校,正在加速來到百所!
職業本科招生,首破10萬大關!
報考職業本科院校,國家政策也支持。
2025年伊始,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其中明確指出,明確提出“穩步擴大職業本科學校數量和招生規模”“建設一批辦學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職業本科學校”。
職教本科院校的擴容與擴招,讓更多的考生開始選擇報考。據統計,2021-2024年全國累計共招收職業本科生31.71萬人。
教育部發布的202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全國普通本科招生489.97萬人。職業本科招生10.96萬人,高職(專科)招生567.94萬人。
這是職業本科招生以來,首次突破10萬大關。這一數據不僅標志著職業本科正式邁入“十萬級”招生時代,更預示著我國高等教育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革。
盡管如此,職業本科高校規模和招生規模,與國家預期目標還有一定差距。
2021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提出,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
需要特別關注的是,2024年高考季,全國共有51所職業本科院校參與招生,今年則共有87所職業本科院校面向考生招生。可以預見,2025年職業本科院校招生規模或將再創新高。
不管是從“就業導向”選擇職業院校,還是從職業本科招生陣容、招生規模的擴大等方面考慮,選擇報考職業院校顯得恰逢其時。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