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人才發展專委會第三屆新醫科人才評價與發展論壇在康復大學舉行。論壇期間,圍繞新醫科人才評價與發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育與開放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人才發展專委會學術委員會秘書秦冠英接受了采訪。秦冠英表示,各大高校在快速推進人才評價改革的同時,需要密切關注改革的成效,在持續反饋中動態調整改革措施,確保改革行穩致遠。
人才發展專委會:地方醫科院校人才引進工作最關鍵的要素是什么?
秦冠英:人才引進對于地方醫科院校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堅持人才引進的系統性和連續性。人才引進不是單一的、孤立的工作,要與后續的人才發展、人才評價、人才管理和人才流動等相結合,形成系統性的人才工作體系。只有建成這樣的體系,人才引進工作才能在正確目標指引下持續健康的發展。
這兩年,我們CUSS課題組在調研中發現,中國幾乎所有的高校都加強了人才引進,但不少高校由于缺乏系統化的措施,出現了兩種極端情況。一種情況是人才引進過多、過快,但院校管理機制建設不完善,資源供給不充分、配置不到位,大量集中引進的教師在職稱晉升路徑上面臨“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情況。當這些教師遭遇職業發展瓶頸的時候,又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分流和流動機制,造成大量學術人才的流失,以及前期學術資源投入的浪費。另一種極端情況是學校引進人才過少、過慢,這導致人才隊伍無法有效支撐學校在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的高質量發展,最終對學科建設和學校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因此,醫科院校人才引進的關鍵,在于堅持整個人才工作的系統性和連續性。只有具備院校發展的整體性思維,才能把握好局部的人才引進,同時做好引進后相關體制機制的配套建設。
人才發展專委會:作為青年學者代表,您對于當下的人才評價體制機制改革有哪些期盼?
秦冠英:目前,絕大多數高校都針對人才評價改革推出了具體的細分政策,探索出了諸如綠色通道、代表作評價、獨立第三方外審、引入外部主體參與評價,以及科研成果等同轉化機制等有益的改革舉措,這無疑是令人感到欣喜和鼓舞的。
不管是作為大學教師,還是研究教育評價改革的學者,我認為當下應該重點關注的是人才評價改革的成效。目前,改革已經進行了很多年,各大高校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對于教師的職業發展、學術發展,對于學校的高質量發展、乃至整個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我想,是時候對整個評價改革進行一個總體的回顧了。只有通過回顧和評估改革,我們才能回答改革是否達成預期目標、改革是否有效等基本問題。也只有回顧和評估改革,我們才能進一步優化調整實施方案和改革目標,確保整個改革行穩致遠。因此,評估和反思改革,是當下我最關心的、最期盼的。
人才發展專委會:您覺得新醫科人才評價最顯著的特征體現在哪些方面?
秦冠英:我認為,對新醫科人才評價的認識,應當建立在三個基本規律之上。一是一般人才評價與發展的一般性規律;二是學術人才評價與發展的一般性規律;三是醫學專業人才評價與發展的一般性規律。這三個規律的融合,構成了新醫科人才評價的基本邏輯。
建立科學合理的新醫科人才評價體系,要遵循上述三個基本規律,即遵循一般人才評價與發展的規律,尊重新醫科人才作為自然人的發展;遵循學術人才評價與發展的規律,尊重新醫科人才作為學術人的發展;遵循醫學專業人才評價與發展的規律,尊重新醫科人才作為專業人的發展。只有做到這些,才有可能比較完整和系統地總結新醫科人才評價的特點。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站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中國教育在線”,違者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其他媒體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站轉載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