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strike id="1jt9v"><i id="1jt9v"></i></strike><ruby id="1jt9v"></ruby><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i id="1jt9v"></i></span><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video></span>
<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el id="1jt9v"></del></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th id="1jt9v"></th>
<span id="1jt9v"></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strike id="1jt9v"></strike></video></span>
1978
張宗益,1964年5月生,貴州松桃人,重慶大學電氣工程系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在職博士研究生畢業,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商學院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重慶大學校長。
決定一座城市高度的不是摩天大樓,而是大學
決定一座城市高度的不是摩天大樓,而是大學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專訪重慶大學校長張宗益
陳志文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
專訪
張宗益
重慶大學校長

張宗益,重慶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曾任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常委、校長。他是從工學轉型經濟學的“跨界人才”,認為學科融合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他與重慶大學淵源深厚,未來更希望帶領重大保持一流、顛覆創新。

超乎想象的四十年 高等教育進入提質增效階段
超乎想象的四十年高等教育進入提質增效階段
陳志文:
如果讓您用一個詞來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的變化,您會怎么說?
張宗益:
應該是天翻地覆,中國社會發生的變化可以說是超乎想象。那時候,我們很難想象未來的大學條件這么好。這種發展路徑在未來也很難復制。
陳志文:
在這40年里,中國大學的規模和質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您認為,中國高等教育未來的發展潛力如何?
張宗益:
現在,中國的大學規模已經很大了,在某些領域也已達到了領先世界的水平。不過,我覺得未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空間和潛力還是非常大的,高等教育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我們現在同樣很難想象,未來中國大學發展到世界領先水平時,是什么樣子的。
陳志文:
近年來,高等教育逐步提質增效、加強內涵建設的階段,您對此是怎么理解的?
張宗益: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以穩增長、調結構、轉動力、提質量為特征的新常態,這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發展方式和治理體系等提出了新要求,進而沖擊大學的辦學理念、發展思路、人才培養模式、學科專業設置、資源聚集策略等。
就高等教育而言,從發展目標上講,其核心任務是提高質量,提升全球競爭力和人民滿意度,具體體現為對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以及為傳承和創造人類知識文明所作的貢獻;從發展方式上講,要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前提下從規模擴張轉向內涵發展,實現高等教育規模、結構、質量與效率四者的和諧共進;就治理方式而言,傳統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已經難以為高等教育提供持續的動力,迫切要求高等教育治理方式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陳志文:
高校發展堅持質量導向的意義何在?
張宗益:
我國高等教育已進入以提升質量為主的長遠發展階段,這要求高校必須在更廣闊的視野中來思考大學長遠的辦學質量問題,尤其是深化對大學如何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和未來趨勢的認識。
一方面,堅持質量導向是更好地滿足經濟轉型發展的長遠需求。在知識經濟和全球化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對作為知識創造、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重要基地的大學愈發依賴。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正處于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重大變革中,而創新往往充滿不確定性和不可預知性,要求大學必須培養更具未來適應性和創造性的人才,創造能夠更好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思想、知識和技術。
另一方面,堅持質量導向是積極適應教育綜合改革的客觀需要。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是教育領域改革的基本思路,“管”的思路與“評”的原則的改變更要求“辦”的主體主動適應。目前,高等教育領域“管”的方式正在逐漸轉變,也正在加強“評”對提升質量的作用,因此,對于“辦”的主體——高等學校而言,應從根本上重塑始終堅持質量導向的意識。
此外,堅持質量導向是加快推動高等學校發展的必然選擇。提升質量是全世界高等教育共同面臨的基本問題,也是所有高等學校發展的基本生命線。實踐證明,高等學校要在競爭態勢激烈、市場選擇決定的時代維持辦學聲譽、提升辦學水平,就必須始終堅持質量導向,在更高層次上對標定位,參與競爭。對于中國的高校而言,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質量。
陳志文:
您認為,該如何實現高等教育的內涵式發展?提高教育質量?
張宗益:
在新常態下,對高等教育“質量”內涵的把握,需要我們主動適應時代變化,準確把握高等教育質量觀的演進歷程,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本質規律,并根據高校自身實際樹立科學的質量觀。
其一,密切追蹤高等教育質量觀的動態演進。高等教育質量觀經歷了“合規定性”“合需要性”“合發展性”三個相互關聯的階段。“合規定性”即高等教育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符合國家或行業頒布的技術標準。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外部競爭持續增強,高校唯有適應不同主體發展需求即“合需要性”才能不斷提升競爭力。此階段,質量標準表現為對不同主體需求的滿足程度。而從現在開始,高等教育不僅要適應社會發展,還需批判、引導和改造社會發展,“合發展性”所特別要求的創新能力成為關鍵性指標。
其二,樹立符合大學自身實際的科學質量觀。高校堅持質量導向,關鍵在于建立符合自身發展實際的科學質量觀,因而必須遵循如下原則:第一,遵循教育規律,堅持著眼當前與適應未來相統一;第二,瞻望長遠發展,堅持立足本土與放眼國際相結合;第三,符合發展實際,堅持發展速度與發展質量相協調。
學科融合是時代的必然 要培養學生的“跨界思維”
學科融合是時代的必然要培養學生的“跨界思維”
陳志文:
您高考時選擇了成都科技大學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1985年獲得了學士學位,而后在重慶大學獲得了碩士及工學博士學位。在成都科大和重大讀書的經歷,對您有怎樣的影響?
張宗益:
成都科大是上世紀50年代院系調整時,川大工學院與其它院校合并組建成立,現在已經并入四川大學了。成都科大為我打下了很好的理工科基礎。那時候大學生很少,能上大學的學生都比較勤奮,我也如此。
我從成都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后,進入重慶大學電力系統自動化專業繼續讀研深造。后來,我的導師楊秀苔調入管理系新組建電力技術經濟專業,我也就隨之到了新專業。在重慶大學的這段跨學科經歷讓我在提高能力的同時,也擴大了視野,改變了我。
陳志文:
后來,您在英國樸茨茅斯大學又獲得了經濟學博士學位。英國的這段經歷給您帶來的改變是什么?
張宗益:
我在英國前后差不多有八年,1998-2001年在樸茨茅斯大學攻讀經濟學博士學位,在倫敦經濟學院做了一年的訪問學者。英國的這段經歷讓我開闊了眼界,對中國與英國的高等教育有了切身的直觀感受與比較,也讓我知道了世界高水平大學是什么樣的,了解了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慢慢理解了西方的經濟、政治和社會體制,明白了不同的理論有不同的社會匹配性和源頭。
陳志文:
您從電力自動化轉到經濟管理專業,跨了兩大學科,能否講一下當時的契機?
張宗益:
于我個人而言,是很偶然的參與到了學科的交叉融合中;但于時代而言,我認為這是必然,與國家的改革開放密切相關。
改革開放以后,市場經濟開始興起,我的導師楊秀苔敏銳地意識到電力系統應該與市場經濟接軌,就意味著電力領域今后需要很多人才參與市場相關工作,需要新專業培養電力相關的經濟學人才。這一想法獲得了電力部的認可,重慶大學獲批90萬創辦電力技術經濟專業,設在管理學院。
當時楊老師問我愿不愿意過去,我想,新東西總是有生命力的,所以就跟著過去了,開始學習經濟學方面的知識。
陳志文:
我們現在都認識到,未來的學科要進行大規模交叉融合。您在這方面有什么判斷或建議?
張宗益:
實際上,知識原本并沒有學科的劃分,過去的很多學者也是跨界的,知識結構非常綜合。后來,隨著知識增多,逐漸出現了不同的分支,形成了如今樹狀的學科分類,包括一級學科、二級學科,學科下往往還設有不同的方向。
過去這些年,學科的發展很迅速。知識細分的好處是研究可以更深入、更專門化。分科治學是現代科學誕生的基石和重要特征,過去它是人類攀登科學高峰的階梯,現在在一些方面則有可能成為限制科學進一步發展的障礙。
學科體系是隨著知識的增加而人為劃分的,但現實問題往往是復雜的、綜合的,在單一學科下往往無法解決,需要進行跨學科合作攻關。
所以,我們有必要重新思考新的學科發展模式,一方面,在知識大爆炸的背景下,術業有專攻,要繼續保持學科的縱深研究與發展。另一方面,也要強調學科的融合,以問題為導向,促使不同學科的人共同參與,加強橫向合作,共同解決問題。
從高校組織形式上來講,也并不意味著要打破現有的院系體制,而是要在保持院-系-專業縱向體系的情況下,通過設立交叉性質的研究院,加強學院之間的橫向聯系。以太空發電為例,就需要多學科合作攻關,對發電、傳輸、微波、裝備、控制等問題既分工又合作。
陳志文:
時代的發展不僅要求學生有交叉融合的知識背景,也要有綜合性的能力。您對高校的通識教育是怎么看?
張宗益:
從學生就業后的反饋來看,高校的通識教育還是要加強。通識教育包含的內容很多,而高等教育階段需要學習的是人類社會幾千年積累知識中的核心內容。
一是歷史文化知識,如世界文明與歷史、中國文明與歷史。其重點不在于歷史知識點本身,而在于知識背后歷史發展的脈絡、原因、環境等等。
二是邏輯能力的培養,清晰的表達能讓他人更好地理解你的表達,思維的邏輯性讓人做事更加嚴謹,這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非常重要。另外,還有思想道德品質等等方面。
陳志文:
您提到邏輯性,對于理科生來講可能強一些,文科生的思維相對更加發散、跳躍性強一點。
張宗益:
對。理科嚴密的邏輯思維讓人能把事做成,能夠落地;而文科的發散思維可以讓人敢于想象。理工科的學生,強調邏輯,但可能缺乏變通;文科的學生,強調發散,但難免缺乏精準。
因此,我們需要培養學生的“跨界”思維,使他們打破固有領域的思維局限。每位學生在校所學專業,都只是人類知識體系的一個小分支,受專業所限,他們的思維和認識往往也容易受到局限。我們要引導學生廣泛吸收人類文明進步的結晶,不僅當好“專家”,還要當好“雜家”。
陳志文:
重慶大學的通識教育做得如何?
張宗益:
重慶大學的通識教育在全國來說是做得不錯的。林建華老師當校長時,有一大批非常優秀的學者參與設計了重大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并成為“中國大學通識教育聯盟”的十個主要成員之一。學校在去年發布了《重慶大學本科教育2029行動計劃》,將圍繞“5C”(Creativity,Critical thinking, Communication, Collaboration, Continuous learning ability)核心能力培養目標,重整和優化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科學精神與探索創新、哲學審視與思辨求真、文化傳承與溝通交流、社會認知與合作擔當、自然生命與自我塑造等5大模塊,形成重慶大學通識教育2.0版本,為大類培養、學科交叉、通專融合奠定堅實的基礎。
重慶大學以理工科學生為主,邏輯思維嚴密,發散思維不足,重大的通識教育實際上也是要完善理工科學生的思維方式。重慶大學這些年的實踐證明,加強通識教育后培養出來的學生,發展后勁比較大。
校長是大學的領路人 影響著大學事業的發展
校長是大學的領路人影響著大學事業的發展
陳志文:
您之前擔任西南財經大學校長,現在是重慶大學校長,您能對比下這兩個學校的特點或者差異嗎?
張宗益:
西南財經大學是一所行業特色型大學,學科專業特色明顯,規模不算大;重慶大學是綜合性大學,學校的規模比較大,研究氛圍濃厚。
從管理上來講,由于西南財大學科門類和一級學科數量少一些,我作為校長需要了解的東西相對少一些,只要把財經及相關學科搞明白了,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目標就清晰了;而重慶大學的專業多、學科多,我作為校長需要了解的東西也非常多,管理難度也大一些。
另外,西南財大以文科為主,女生占比2/3,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強;重大以工科為主,男女比例1:1,學生的邏輯思維非常嚴謹嚴密,但語言表達意愿弱一點。我覺得,學校管理者一定要明白不同類型大學學生的差異,并在此基礎上設置課程,讓同學們成為一個知識結構平衡的人。
陳志文:
您在西南財經大學的5年,使西南財大有了長遠、快速的發展。再次回到重慶大學,現在的重大與您85年剛到重大時留下的印象有怎樣的不同?
張宗益:
首先就是規模擴大了。過去重大的規模很小,一年就招幾百個人;99年大擴招以后,規模就變大了,招生人數也隨之擴大。
第二個變化就是基礎設施變好了,過去大學的食堂、教室、圖書館等設施很簡陋,而現在重大的設施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先進的。
第三個變化就是教學質量和研究條件變好了。過去高校的預算比較緊,圖書館書籍有限,好書很難借到,前沿資料更是匱乏,查資料得用卡片或者人工翻查雜志。早期的教材大部分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編撰的。
第四個變化就是師生之間的內在聯結和情感變淡了些。過去學校住宿條件不太好,寢室緊張,新來的輔導員常常住在學生宿舍。
陳志文:
從西南財經大學到重慶大學,您已連續擔任了兩所高校的校長。您是怎么看待大學校長這一身份的?大學校長的職責是什么?
張宗益:
大學校長也是一份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校長作為班子中的主要成員之一,其政治素養與人品、辦學理念與視野、思維方式與能力等,都對大學的事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作用。
我以為,大學校長的根本職責有三個方面:
第一,繼承大學的優秀傳統。一是大學的共有傳統,如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二是大學的獨有傳統,有深厚歷史積淀的大學都有其自身的優秀傳統,如重慶大學校訓“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就體現了重大獨有的優秀傳統。
第二,弘揚大學的現代精神。大學作為一個社會組織,之所以能夠延續近千年而不呈頹勢,其根本在于保持了與時俱進、 因時而變的現代精神,包括了人文精神、批判性思維等。
第三,成就大學的至善未來。校長往往被各方寄予厚望,能否帶領大學面向未來、成就至善是校長的根本使命。如此,兩個要件必不可少,一是共同愿景,二是行動計劃。
陳志文:
大學校長可以說是一份極具挑戰性的工作,那么校長該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勝任這一崗位?
張宗益:
我認為,首先,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有德者才能服眾,有才者才能成事,大學是社會道德的高地,稍有閃失就會招致社會的強烈質疑,德才兼備是對大學校長的基本要求。
其次,要熟悉規律、堅守理念。在歷史上,杰出的大學校長一定是有獨立見解的教育家。我以為,大學校長須首先熟悉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規律,熟悉高等學校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行政管理工作,有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豐富的治校經驗,同時敢于堅守自己的理念和舉措,敢于直面質疑和挑戰。
第三,要知人善任、人盡其才。大學校長是黨的教育方針的貫徹者,是大學精神的守護者,是大學管理的謀劃者,但不是事必躬親的執行者。因此,要能凝聚班子的團結性,調動中層的積極性,依靠師生的主動性,要讓全校師生都想干事、能干事、愿干事,知人善任、選賢用能是大學校長必備的能力和素質。
第四,要具備國際視野、前瞻意識。隨著高等教育的迅速國際化,大學的競爭已經完全走向了世界,尤其需要校長有國際意識,緊跟高等教育發展的國際趨勢。一流大學要在國際可比的關鍵指標上進入世界前列。另外,當前高等教育的分化與重組正在經歷中,新的格局還在形成之中,這要求校長能夠提前謀篇布局。
第五,要思維敏捷、真抓實干。大學的現代精神本是與時俱進、因時而變,校長必須有敏捷的思維,能夠緊密追蹤大學發展的前沿信息,放眼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然后根據外在的情勢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辦學治校舉措。同時,把學校的愿景、目標、舉措落到實處,關鍵還在于真抓實干,不浮躁、不急躁,踏踏實實地認真工作。
樹立遠大理想 在發展中解決高校發展的問題
樹立遠大理想在發展中解決高校發展的問題
陳志文:
2019年是重慶大學90周年校慶。作為校長,從宏觀上講,您希望把重大帶領到什么方向上去?
張宗益:
一代又一代重大人,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始終堅守初心和使命,躬耕不輟、砥礪前行,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未來,我覺得重大至少要長期保持在中國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陣,在這個基礎上,要為服務國家和重慶的重大戰略需求作出重要貢獻。
陳志文:
您對大學與城市的關系,有怎樣的理解?
張宗益:
城市孕育大學,大學滋養城市。陳敏爾書記一直把大學看得非常重,要求大學引領城市的發展,親自到重大為重慶市高校的學生作報告,用總書記的話語激勵勉勵大學生立志報國。重慶市市長唐良智對大學與城市的關系,有兩句非常經典的話,叫做“一個大學的水平決定一個城市的高度”“一個大學的品質決定一個城市的品味”。
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和發揮“三個作用”的重要指示要求,這就意味著重慶在西部地區要起領頭羊的作用。而重大則要成為這一作用的關鍵,因為決定一座城市高度的不是摩天大樓,而是大學。
在過去,重大為重慶培養輸送了很多的優秀人才,這些人才是支撐和引領重慶帶動西部發展的動力源泉。在未來,重大也會著力于優秀人才的培養,提高人才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當前,重慶正全面推進打好“三大攻堅戰”,大力實施“八項行動計劃”。重大第一時間予以響應,向市委市政府上報了《服務方案》并全面推進實施。
日前,重慶市委市政府也針對我們上報的《服務方案》,又專門出臺了有關《支持方案》,從帶動大學城內涵式發展、加強科技創新供給、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推進高端智庫建設、提升國際化辦學水平等五大方面,遴選確定了17項具體任務,給予重點支持,再次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重慶大學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陳志文:
重慶大學將如何借助服務重慶高質量發展的契機,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
張宗益:
重慶大學將抓機遇趁勢而為,謀發展砥礪奮進。我們正按照“對標一流、追求卓越、服務發展、引領未來”的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發展為要義、以卓越為靈魂,重點聚焦布局新增長點、匯聚辦學資源、完善體制機制、辦好民生實事四大方面,大力推進觀念轉變、實踐創新和制度變革,加快“雙一流”建設,推動內涵式發展,努力辦人民滿意的大學。
一是推動學科調整優化提升。強化工科、夯實理科、振興人文、拓展醫科、推動交叉,深化內涵建設,打造學科高峰,著力構建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流學科體系。
二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中國特色重大風格的一流本科教育體系;加強研究生教育質量保障,提升研究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三是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水平。推動創新能力整合、資源集聚和空間拓展,構建多類型、多層次、高水平的“1+5”科技創新體系,以全新的體制機制,促進高水平科研成果產出。
四是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堅持質量標準,突出績效導向,研究制定績效工資方案,修訂職稱評審條件和辦法,完善人才隊伍建設機制,著力打造“近者悅、遠者來”的制度、環境和文化。
五是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大力支持本科生出國訪學;推動各學院與世界一流科研院所開展實質性合作,共建研究院或研究中心;大力引進全職外教,倒逼國際化水平提升。
陳志文:
當前,您覺得重慶大學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張宗益:
重大的底子非常扎實雄厚,老師的實力也很強勁。我認為,重大現階段最重要的就是樹立遠大理想,以此激勵老師們奮斗。我們將致力于在重大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讓大家心情舒暢,同時解決后顧之憂,讓大家安心奮斗。
在老師方面,學校會做好引領和服務,激發教師的家國情懷和遠大抱負。我不希望老師做沒有挑戰的工作,做被動的工作。重慶大學入選了“雙一流”建設大學A類,是國家隊最靠前的方陣,我們要根據國家的重大需求開展工作,為國家奮斗,為民族奮斗。
在過去這一年里,重大在具體的政策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上做了很多改革,比如說在人才評價上,重大著重構建了綜合性的激勵機制,包括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我希望老師們多做從0到1、顛覆性、引領性的事情,少做跟蹤性、拓展性、補充性的事情。總而言之,就是要盯住一流的事情做。
在學生方面,我希望同學們人格健全,有遠大抱負、崇高理想以及家國情懷,熱愛黨熱愛國家熱愛人民。一方面,我們會加強通識教育;
另一方面,我們也會加強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通過通專融合的培養模式,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性,拓展他們未來的發展空間,使他們具備應對未來四五十年工作中各種不確定性的能力。
大學最根本的任務是培養人。學生是國家的未來,重大要著眼于未來,關心學生的培養。我希望在崇高理想的引領下,重大學生能夠長期、可持續地為國家做出比較突出的貢獻。
陳志文:
重慶大學的優勢是工科,您打算如何突出重慶大學的特色?您對重大的學科建設有怎樣的考慮?
張宗益:
重慶大學是一所很有特色的學校,有很多高原學科,但還缺乏高峰學科。在90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始終以服務國家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逐漸積淀并形成了與工業化和城鎮化相匹配的兩大優勢特色學科專業體系,為國家和地方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撐。
一是形成了機械、電氣、動力、采礦、冶金、材料、自動化、通信、計算機等與工業體系配套齊全的學科專業體系。
二是形成了城鄉規劃、建筑、風景園林、土木工程、給水排水、城市環境、建設與房地產管理等與城鄉建設體系配套齊全的學科專業體系。
重大還是首先要做好優勢學科,實現科技領先,不斷地產生顛覆性、創新性的科技成果。一方面要發展應用科學,影響并引領產業和社會的發展;
另一方面要發展基礎科學,提升基礎研究水平。這些方向性的要求和目標最后都會落實到具體學科上,包括電氣學科、機械學科、土木學科、人工智能、法學、經管、新聞等等。
陳志文:
說到科研,高校目前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您覺得主要原因是什么?應該怎么去改善?
張宗益:
我覺得這種現象也有其發展邏輯,是轉型期的自然現象。過去中國高校要成為優秀大學,需要追趕,需要培養最優秀的教師和最優秀的學生,而這兩項很難同時達到,要有先后順序。老師如果沒有科研經歷,就會缺乏講課素材,很難對學生進行啟發式教學。優秀的教師才可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優秀的教師做好科學研究是必須的。現在我的理念仍然是,重慶大學的青年教師一定要把科研做好。
但是我們一定要牢記大學做科研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是為人才培養提供創新平臺,為青年學生創新潛力發揮提供一個舞臺。
客觀上看,“重科研、輕教學”也是轉型期評價體系不完善和教育經費投入不足的結果。正常的情況下,老師教學講一個小時,需要備四個小時課,但現在大家往往把備課時間省下來做科研了。因為科研成果對于老師們評職稱、拿獎勵有幫助。此外,過去對大學的教育經費投入相對較少,學校可支配的資金少,而科研項目成為了增加資金的一種方式。
我認為,隨著國家投入增大,以及學校轉型的成功,“重科研、輕教學”現象會逐步改善。
陳志文:
我非常贊同,發展中的問題發展中解決。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