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l></strike><strike id="1jt9v"><i id="1jt9v"></i></strike><ruby id="1jt9v"></ruby><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i id="1jt9v"></i></span><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video></span>
<span id="1jt9v"><dl id="1jt9v"><ruby id="1jt9v"></ruby></dl></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dl id="1jt9v"><del id="1jt9v"></del></dl></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th id="1jt9v"></th>
<span id="1jt9v"></span>
<strike id="1jt9v"></strike>
<strike id="1jt9v"></strike>
<span id="1jt9v"><video id="1jt9v"><strike id="1jt9v"></strike></video></span>
1978
周遠清,教育部原副部長。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屆委員會委員。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
我的“三情”
我的“三情”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專訪教育部原副部長周遠清
陳志文
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
專訪
周遠清
教育部原副部長

周遠清,歷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主任,教務長,副校長,1992年調任國家教委,先后任高教司司長,國家教委副主任,教育部副部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

第一次見遠清同志還是90年代初,春節前再次拜訪,已是耄耋之年的他,思路仍然清晰,反應很快,對高等教育的發展仍然有很多的思考。他是改革開放以后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見證者、部分工作的參與者和決策者。

結合他本人的回憶,本文講述了他對素質教育、高校教學改革和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的實踐總結和深入理解。從他的視角,我們可以大略看到中國高等教育近40年波瀾壯闊的改革與發展歷程。

一、我的素質教育情懷
一、我的素質教育情懷
人到老年總要戀舊,我曾多次說過我在教育戰線工作了一輩子。1984年任清華大學教務處長;I987年任教務長,中間當了一年計算機系系主任;1990年任副校長;1992年調國家教委任高等教育司司長;自1995年先后任國家教委副主任、 教育部副部長,直到2001年退崗。這期間一直從事高等教育教學的管理工作。2001年至2013年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主要從事高等教育研究工作。這期間由于工作的需要有不少的講話,也寫了一些文章,雖然水平不高,但為了原原本本地從一個側面反映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特別是跨世紀的改革發展,所以編成《周遠清教育文集》出版(已 出版四冊),又把未編入“文集”的講話和文章出了《周遠清教育文存》(四冊)。由于講話基本上都是沒有事先準備稿子, 文章也基本上是自己寫的,因此“文集”和“文存”確實是原原本本反映了當時的改革實踐和當時自己的思想實際。
2015年是我國高校大力推進素質教育20周年。翻閱自己的“文集”和“文存”,發現我這一輩子關于素質教育、文化素質教育的講話、論述,工作中的探索占有很重要的分量。回顧推進素質教育特別是文化素質教育的歷程很有感慨,可以說是一輩子跟素質教育打交道或者說跟素質教育富有情結、深有情懷。
(一)清華大學的全面素質教育
清華大學有一個教學討論會的制度,每過幾年學校就要召開一次教學討論會,以研究和決定學校教育特別是教學中的一些重要問題。由于事關重大,學校的干部、教師都非常關注每次的教學討論會。素質,學生的政治素質、社會素質是在教學討論會上提出并不斷得以成熟和完善的。
1983年9月至1984年3月學校召開第十七次教學討論會。會議主要討論了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提高教學質量、改進培養方法,提高教師素質、規劃師資隊伍建設等問題。
1984年1月學校黨委書記李傳信在討論會的第二次會議上指出:“這次會議總的一個精神,就是強調提高素質問題,就是提高全面培養人的素質,就是德、智、體,提高學生德的方面要求,用另外一句話就是學生的政治和社會素質的問題。”
1988年5月至9月學校召開了第十八次教學討論會,副校長梁尤能作了工作報告,主題是: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學生全面素質。他強調“學校的競爭從根本上講是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歸根結底又是人才素質的競爭。全校所有同志都要充分認識搞好教學工作、提高學生全面素質的極端重要性。”
筆者于1987年至1992年任清華大學教務長和副校長主管教學工作,在貫徹第十七次、第十八次教學討論會的過程中也反復強調全面素質教育。如:
“第十八次教育討論會提出要深化教學改革,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以更好適應社會需要。從近一個時期社會上用人單位的反映來看,我校畢業生在素質上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是不少學生的思想素質不能適應工作,文化素質也不高;第二……”
“在第十八次教學討論會總結中,還提到了要加強學生的基礎,包括思想文化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工程實踐和科學實踐基礎及外語基礎。”
“加強文科建設,是理工科院校面臨的一個新的十分重要的課題。文科是培養人才的基礎、學科交叉的支柱、思維與智慧的源泉,對改善學生的素質,提高學校的學術水平都有重要意義。”
“要建立一個科學、健康、文明的校園環境,加強美育,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教學工作要擴大自己的視野,把提高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特別是把學生的課外文化、體育、科技、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培養計劃,納入教學工作軌道。”
“教學工作總體目標要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學校相應地采取了許多措施,給我印象最深、有深刻記憶的有課程要培養學生素質;要明確課程在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培養學生什么素質。在全校影響比較大的一件事是,當時應用數學系系主任蕭樹鐵同志在1989年3月清華大學召開的數學教學工作會議上專門講了“數學與人才培養”,講到“數學的訓練不僅是一種知識或業務的訓練,它還是一種素質的訓練”,“數學課程內容的改革,目的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
另外,大范圍開設音樂、舞蹈課。從1990年開始,學校為大一學生開設“音樂基礎知識與欣賞課”和“舞蹈基礎與實踐課”,要求大一學生必須從這兩門課中選一門并必須得到兩個學分方能畢業,借以提髙學生的文化素質。
所以清華大學從1984年第十七次教學討論會以來,特別是1988年第十八次教學討論會以來,提出了全面素質教育,還提出了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思想文化素質等概念,并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實踐。這可能是我國大學中比較早提出素質教育并進行探索實踐的學校,或者是之一。
(二)“三注”的提出
1994年10月,國家教委在杭州召開了第五次委屬高校咨詢會(與會者為委屬高校的校長、書記)。我當時是高等教育司司長,在會上我有下面一段講話:
“......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所以我們必須在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教育思想上,一是要注重素質教育,包括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學校要創造一個氛圍,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特別是理、工、農、醫類學校。最近我們正研究選修課的問題,要把整個學校的教育列入學生的培養計劃,不僅有教學計劃,還要有培養計劃。還有身體素質也很重要,二是注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如何改革教學方法,使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不同層次的學校應有不同的要求。我們雖然很注重基礎、注重嚴謹,但在這些優點下還隱藏了培養創造能力不夠的缺點。三是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全面施行因材施教。過去我們怕提個性,其實‘個性’與個人主義完全是兩回事。只有充分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才能更好地啟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
這里講到注重素質教育、注視創新能力的培養、注意學生個性的發展,后來歸納為“三注”。這個講話得到了一些校長的贊同。我個人也非常看重這次講話的內容。在這里,一是比較正式地提出了教育思想的改革,并且講到我們人才培養中的一些問題,特別是創新能力不夠,個性沒有得到發展,明確提出了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二是提出了素質教育,用了“注重”兩個字,提出了素質教育的內容(四個方面的素質),并且把文化素質單獨作為重要的內容提出。三是把創新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個性發展放在一起提出,說明它們是相互關聯的。
(三)第一次高校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研討會的召開
1995年9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召開了正式啟動全國高校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的第一次會議,以后連續幾年召開了類似的研討會、經驗交流會。這次會議是高校大力推進素質教育標志性的會議。
第一,這是文化素質教育的試點工作研討會,前面已提到在咨詢會上已經把素質教育歸納為“政治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身體素質”四個方面的內容,并且單獨把文化素質教育提出來。這次單就文化素質教育召開試點研討會,體現了素質教育是以文化素質教育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來展開,我在以后的許多講話中都講到了這一點,并且也是切中時弊、順乎潮流的。
第二,明確了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的6個問題。①文化素質教育的內容;②與政治課的關系;③不大面積調整教學計劃;④不沖擊專業教育;⑤不一刀切、不拉花架子;⑥注意文化傾向。今天回過頭來看這6條基本上是合適的,它保證了文化素質教育直到今天還是健康有序地在推進。
第三,一呼而起。本來想選30所學校試點,后來有50多所學校報名,并且有些學校專門到北京來爭取。另外,思想也比較統一。試點以后,各學校都積極扎實地推進文化素質教育。雖然也有一些分歧,但是很快就統一了。這次會上還提到了關于文化素質教育的內容:文、史、哲的基本知識,藝術的基本修養,當代我國和世界優秀的文化成果。對文科學生需要加強自然科學的教育,這一點多次得到我國著名的史學家張豈之先生的肯定。
(四)一次成功的教學改革實踐
全國高校推進以文化素質教育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的素質教育,是不是一次成功的教學改革實踐,這個提法是否準確,或者是否提得過早,我沒有十分的把握。但是我覺得這個改革具有以下4個特點。
1.指導思想明確,且20年來不斷豐富、不斷統一認識
1994年提出“三注”——注重素質教育,注視創新能力培養,注意學生個性發展。
1998年提出“三提高”——提高大學生的素質特別是文化素質,提高大學教師的素養特別是文化素養,提高大學的品位特別是文化品位。
2005年提出“三結合”——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與教師文化素養的提高相結合,文化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結合。
2010年提出戰略主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
在實踐中逐漸認識素質教育是一種教育思想,是體現中國特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種教育思想,是體現我國教育方針的教育思想,知識、能力、素質,是培養人的三要素。
素質教育的基礎是文化。開展文化素質教育是切中時弊、順乎潮流、涉及根本的。
2.實踐內容不斷豐富、效果明顯
在原來文化素質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基礎上,2011年成立了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隸屬中國高等教育學會),2014年成立了高職文化素質教學指導委員會,并且舉辦的每次活動都很受歡迎,做了大量工作。50多所設有大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高校大都十分活躍,采取了許多措施加強學校的文化素質教育工作。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很大一部分學校更加重視開展人文教育,開設大量的人文素質選修課(也包括藝術類課程),舉行豐富多彩的人文藝術講座,重理輕文的思想和現象得到改善,文化的意識在大大地加強,人文教育過弱的現象在迅速改變。
文化素質教育的理論研究在加強,20年來編寫了大量的文化素質教育教材和出版物。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織編撰的“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書系”,首批書系共列入教材40余種,其中有《升華與超越——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講座集錦》(5冊)、《大學傳統文化》《大學美育》等,許多高校也都編寫了教材。
自2001年5月起,連續10年分別在浙江大學、中山大學、重慶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吉林大學、云南大學等校舉行了“五月的鮮花”——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會演。每年的5月舉辦一次,共有1萬多名學生參加了演出,節目為學生自編自導自演,不搞評比,并在有關電視臺播放,展示了高校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果。參與過的高校超過100所,參與的大學生已達幾十萬人,現在已變成中央電視臺的“五月的鮮花”節目了。廣大師生反映,“五月的鮮花”的會演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創作精良,成為廣大師生所認同的品牌。
除“五月的鮮花”文藝會演外,很多省份組織大學生文化知識競賽。如江蘇省組織的全省大學生人文知識、科學知識競賽,華北5省(自治區、直轄市)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江蘇省在河海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醫科大學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的基礎上遴選設立了10個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省級基地,由一個學校或多個學校聯合組成。與此同時,加強以同一城市為單位的校際協作。自2004年開始開展全省高校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社科知識競賽、人文社科大學生自然科學知識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參與高校近百所。選拔出不超過在校學生總數的10%代表學校參加省級競賽。
多年來,通過學校組織(選拔)自愿報名參加的文科學生每屆超過6萬人、理科學生每屆超過10萬人。江蘇省以知識競賽為抓手,形成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競賽以其強大的推動作用和宣傳效果,有效地提高了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社科知識的素養和人文社科大學生的自然科學知識素養,提高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受到全省高校和師生的歡迎。華北5省(自治區、直轄市)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由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北大學生學科競賽組織委員會主辦,從2011年開始,至2014年已經開展4屆。
競賽內容為:文史哲基礎知識、藝術修養、科學史與自然科學知識、歷史文化常識和基本文化典籍。每年的5支賽區冠軍代表隊聚首決賽現場,精彩絕倫,決賽包括古詩創作、知識問答、即興說理、人文演繹四部分。大學生人文知識競賽的舉辦進一步加強了大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這項知識競賽活動從清華大學2000年起開展的大學生知識競賽活動基礎上發起,通過北京市教委發展成為北京市的大學生知識競賽活動,后來進一步發展成為華北5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大學生知識競賽活動。清華大學在其中發揮了發起組織和推動的作用。
很多高校開展學科文化教育。如以南開大學為代表的高校大力推進數學、物理、生物、化學等學科的學科文化教育探索等。從2001年起,南開大學開設“數學文化”課,至今已經14年了。目前全國已經有300多所高校開設了數學文化類課程,涵蓋了本科、高職高專和廣播電視大學等多種類型的高校。召開了三次“全國高校數學文化課程建設研討會”,會議規模達400余人。2014年9月,由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昌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完成的項目“數學文化類課程的創建及在全國的推廣”,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以數學文化課程為代表的學科文化類課程,其精髓是科學素質教育與人文素質教育的有機融合,其在我國的興起與發展,說明了素質教育在學科領域的深入發展。
這些活動多年來都一直在持續不斷地開展,并且取得了可喜成績,用“久盛不衰”來描述素質教育的開展是非常確切的。
3.擁有一支水平很高、力量很強,長期不懈為之努力的專家骨干隊伍,得到了廣大教師、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持。
素質教育或者說以文化素質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的素質教育一呼而起、久盛不衰,已成為一個成功的教育改革實踐的重要原因是有一支水平很高、力量很強,長期堅持不懈努力的專家學者隊伍。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楊叔子、張豈之、王義遒、胡顯章、劉獻君、于德弘、龔克、楊桂華、方光華、顧沛、程鋼、陳智、周建松等,這些同志長期對文化素質教育進行潛心研究,發表了大量的文章,做了許多的演講,有力地推動了素質教育,明顯地提高了素質教育的水平,深受廣大教育工作者和社會的歡迎,功不可沒。
4.中央對于素質教育的思想政策非常明確,并且始終一貫,這是我們素質教育能順利進行,取得重要成就的主要原因和根本保證。
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明確提到要實施素質教育,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習近平同志在第九次政治局學習會上特別講到,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改進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質量。可以說,實施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上的國策。
(五)高等教育大力加強素質教育在認識上應該把握的幾點
1.素質教育的思想源頭是鄧小平同志1985年5月的講話
素質教育的內涵在我國早已有之,但在中央領導層面,最初是鄧小平提出來的。《李嵐清教育訪談錄》中說道素質教育最初的源頭是1985年5月鄧小平同志在改革開放后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上的講話,提出,“我們的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提出“提高勞動者素質”;同年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的決定》中提出“教育體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李嵐清同志將此稱為素質教育最初的思想源頭。
我也十分同意這一提法。鄧小平同志在198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指出:“法治觀念與人們的文化素質有關。”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現素質教育。
2.素質教育先在基礎教育領域開展,后在高等教育領域推開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糾正采用違反教育規律的手段片面追求升學率的現象的過程中,自然地把素質教育同教育聯系起來,逐步產生了素質教育的概念。素質教育是針對當時基礎教育存在的應試教育傾向提出來的。基礎教育戰線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進行了許多的探索和實踐。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中小學要從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
3.教育部是推動開展高校素質教育的主要力量
1995年,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國家教委印發了《關于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并于9月下旬在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召開了“高等學校加強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研討會”。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49所高校的校領導、教務處長共100多人參加了會議,與會代表研討了加強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同年,國家教委成立了高等學校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于次年初在試點的基礎上批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53所院校成立了32個(含合建)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應當貫穿于幼兒教育、中小學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級各類教育。
1995年的會議和國家教委《關于開展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試點工作的通知》以及1999年的《決定》是全面推進高等學校素質教育的標志性事件。這里國家教委(教育部)高教司特別是高教司文科處起了重要作用。劉鳳泰、閻志堅等同志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另外,高教司下屬的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要看到素質教育的開展還有許多問題,理論上的探討還需加強。與國外的一些教育思想的關系仍需加強研究。除文化素質外的其他幾方面素質的探索與實踐仍需加強。
二、我的教學改革情結
二、我的教學改革情結
1984年我任清華大學教務處長,后來任副教務長、教務長、主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1992年調教育部后,任高教司司長、主管高教的副部長,可以說與高等教育的教學管理工作打了一輩子交道,對教學工作和教學改革工作有深厚的感情,體會多多、期望多多、擔心也多多。
(一)建設、管理、改革
在清華大學多年的工作,特別是教學管理工作,是我終生難忘的經歷。原教務長呂森同志在動員我去當教務處長時曾經說了一句話:“教學管理工作,時間長了,你會覺得很有‘味道’。”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上,時至今日,我有時也跟別人重復這句話,說明我也對這個“味道”有所領略。1994年4月在東北大學召開的“全國普通高校先進教務處表彰會”上我曾經說過教務處是學校的第一大處。這句話一直流傳至今,其含意是培養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這也算是我對教學管理工作的一點領悟。在清華大學幾年的教學管理工作有什么感悟呢?
1.教學管理工作的內容是搞好建設、改革、管理,即扎扎實實地搞好教學的基本建設,積極穩妥地推進教學改革,嚴格規范地實施管理。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有四個基本建設:第一是專業建設(包括學科的建設),努力使清華大學變成以理工為主的綜合型大學(實際上是多科型大學);第二是課程建設,主要是重點課程建設和一類課程的評選;第三是學風建設,當時大力開展了優良學風班的建設;第四是基地建設,校內外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改革有兩方面:一是積極穩妥地推行教學改革;二是堅持不懈地進教學內容、體系和方法的改革。嚴格規范地實施管理,開展教學管理上等級活動。
2.處理好三個關系,防止兩種傾向。教學管理工作在方法上要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是處理好“建”與“改”的關系,建設推動改革,改革促進建設;第二是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既抓教又抓學,通過課程建設抓“教”,通過學風建設抓“學”;第三是處理好“嚴”與“活”的關系,在教學要求和管理上要嚴,在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上要活。要防止兩種傾向:一是防止急于求成,教學改革不能急功近利;二是防止搞花架子,教學改革不能獵奇。
3.教學管理工作的總體目標要著眼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教學工作不要被日常繁雜的事務性工作所纏繞、所掩蓋。要把自己工作的總體目標放在提高學生全面素質上。要從這樣一個高度來思考和研究教學工作的問題。
(二)體制改革是關鍵,教學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觀念的改革是先導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召開了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使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全面展開。1985年以后,由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尚處于初始階段,也由于當時部分學校的學潮不斷直至1989年的政治風波使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受到嚴重影響。1992年11月國家教委召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第四次教育工作會議,這是一次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盛會。會后,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發展真正得到了大力推動。
1.五大體制改革。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高等教育長期在高度計劃經濟體制下運行,—切都由國家包下來,一切都由政府統起來,實行一包二統的制度,所以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打破一包二統進行體制上的改革。當時概括了五大體制改革,即辦學體制、管理體制、經費籌措體制、招生就業體制、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如向學校下放辦學權力,實行學生畢業后自主擇業,實行學生繳費上學,部分院校調整,打破條塊分割,組建一部分更加綜合的大學,3+X的高考改革,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等,這些改革使我國高等學校的辦學基本上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并且為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建設一批高水平大學在體制上打下了基礎。
2.四個投入不足,教學的五大弊端。跨世紀的改革提出了教學改革是核心的思想,一手抓體制改革一手抓教學改革。為了推進教學改革,教學主管部門經過深入調查,提出當時教學工作中存在著四個“投入不足”的問題,即教學經費投入不足、領導精力投入不足、教師對教學工作投入不足、學生對學習投入不足。四個“投入不足”一經提出,引起了出乎意料的反響,甚至有人指出教育主管部門敢于正視問題。在一段時期許多學校對照四個“投入不足”檢査自己的問題,出現了更加重視教學的局面。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改革,歸納了教學工作中的五個問題:專業設置偏窄,教學內容偏舊,教學方法偏死,外語水平偏低,人文教育過弱。針對上述問題,在跨世紀的改革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兩次調整專業目錄減少專業數目,進行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程體系改革,大力推動外語的四、六級考試,比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我國高等學校學生的外語水平。從1995年開始在重點學校大力加強文化素質教育,對于解決我國高等教育重理輕文、人文教育過弱的問題作出了重要貢獻。對我國高校存在的教育方法偏死問題,雖然沒有想出得力的辦法,但我也曾經說過,總有一天要來一次教學方法的大改革。
3.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1993年年底國家教委高教司制定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時任國家教委主任的朱開軒同志批示:“富有遠見,意義重大。”
1994年在全國全面啟動此計劃,得到各高等學校,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的熱烈支持和積極參與,全國有500多所學校23000多名教師參加。這是我國有組織、較系統、起點高、立意新、整體性的教學改革計劃,出版近1000種“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其中一部分教材達到或接近世界水平,當然大部分應是國內最高水平和高水平的教材。這批教材的編寫集中了國內最高水平的教授專家,花了很大的精力,這項計劃歷時多年。“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是一筆寶貴財富,是我國一次卓有成效的大面積教學改革實踐。
4.教務處是學校第一大處。在我的教育人生中,我很得意的一件事情就是我大聲疾呼過“教務處是學校第一大處”,并且說教務處在學校的地位,怎么提別人也不好反對,也不為過。教務處是學校第—大處不是一個排隊,而是說培養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第一大任務,學校培養人的整個業務操作都在教務處手里。第一大處的提法立刻在全國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直傳播到現在,尤其是各學校的教學部門和教學主管幾乎都知道,教務處是學校第一大處。
5.把一個什么樣的高等教育帶到21世紀。1996年是我國“九五”規劃的第一年,再過5年時間,我們將進入21世紀。我1995年11月被任命為國家教委副主任,分管高等教育方面的工作,當時在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形勢認真思考后,我提出“把一個什么樣的高等教育帶到21世紀”這個重要命題。
(1)把一個規模效益、辦學效益比較高的高等教育帶到21世紀;
(2)把一個結構、布局、體制更加合理的高等教育帶到21世紀;
(3)把一個教育教學質量更高、辦學水平更高的高等教育帶到21世紀。
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是世界各國面向21世紀高等教育改革共同思考的主題,也是高等學校永恒的主題。經過幾年來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形成了下面四個思路。
思路之一:要進一步明確或確定教學工作、培養人的工作在學校工作中的地位、在我國高等教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培養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
思路之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思路之三:提高教學質量是髙等教育的永恒主題。離開了教育質量就談不上高等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
思路之四:要不斷探索教學思想、教學觀念、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調整。要不斷摒棄舊的過時的教學觀念、教學思想,探索現代化的教學思路、教學觀念。
(4)不斷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教育思想、教育觀念并把它帶到21世紀。
(三)大改革、大發展、大提高,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2008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回顧30年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特別是1985年《中共中央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的頒布和1992年第四次全國高等教育工作會議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在跨世紀中經歷的改革、發展,讓人感到興奮不已。我用“大改革、大發展、大提高”來概括這個偉大的改革進程,2007年寫下了“大改革、大發展、大提高”的文章。
大改革。首先,開放本身就是一個大改革,使中國高等教育逐漸成為了一個開放的高等教育;其次,在跨世紀過程中進行了或初步進行了五大體制改革,使中國高等教育初步適應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后,是教學改革。
大發展。伴隨著大改革的進程,我國高等教育出現了規模的大發展,1998年在校生人數為643萬人,到2006年在校生近2500萬人,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真正是一個奇跡。
大提高。在大改革、大發展以后我國高等教育必須來—個大提高。只有大提高才能鞏固大改革、大發展的成果,只有大提高才能不斷地把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推向前進。在總結經驗的過程提出了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思路,具體措施上要完善體制改革、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育思想觀念的改革。
(四)念好四本“經”
2012年3月教育部召開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工作會議”,會議提到和反復強調的是牢固樹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有些提法使人感到有“回歸”的感覺。我仔細回顧了這一輩子關于教學改革的經歷,想了想哪些根本的東西是必須遵循的,哪些是要常念的“經”,所以寫了念好四本“經”一文。一是培養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二是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三是本科是基礎,四是知識、能力、素質是培養人的三要素。
由于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現在的大學變得十分繁雜,誘惑也十分多樣,如何辦好學校確實要求一個校長、辦學者頭腦十分清醒,思路十分清晰。在這里,是否重視培養人、重視教學、重視教學改革可能就是試金石、衡量的標準、檢驗的尺度。
在我的教育人生中,我考慮最多、寫文章最多、話語最多的就是教學、教學改革。教學是一塊試金石,是衡量或者檢驗一屆政府、一屆教育主管、一屆校長是否理解教育,甚至是否懂教育的試金石,不講培養人的教育領導是不合格的領導,不重視教學的學校不可能成為高水平的學校。
以上是我的教學改革情結,愿以此與同行共勉。
三、我的教育研究情愫
三、我的教育研究情愫
回顧我的教育人生,我寫過兩篇文章,—篇是《我的素質教育情懷》,另一篇是《我的教學改革情結》。我還想寫一篇就是《我的教育研究情愫》,概括為“三情”。我在—輩子的教育生涯中,深感教育科學研究對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國高等教育長期在高度計劃體制下運行,一切都由國家包起來,一切都由政府統起來,因此,對教育科學研究是不夠重視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幾乎很少開展高等教育科學研究。長期如此的結果,就是高等教育科學研究成為一個弱勢群體,人們也缺乏教育科學研究的意識。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跨世紀的大改革中,我國明確提出了打破高度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一包二統的體制,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進行了體制和教學的大改革,又在此基礎上有了大發展。這些,大大促進了教育科學研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了高等院校教育科學研究院所的協作組,教育部發文要求各高校加強教育科學研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每年組織評選高等教育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加強高教研究期刊的建設,《中國高教研究》雜志在2014年和2015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在國內幾大權威的期刊影響力評價體系中也名列前茅,得到了好評。
最近幾年來,許多大學校長在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有不少演講非常精彩,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其中當然有對新生和畢業生的期望,飽含著做人的哲理,并且也講述了他們對教育的認識,闡述了教育所要遵循的規律的哲理。實際上,這也是校長們教育研究的成果。總之,教育科學研究多年來取得了不少成就,為推動教育改革和發展作出了不少貢獻。
(一)“20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研究
中國近現代的高等教育發端于I9世紀末,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20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可以說就是近現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主要歷史。特別是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改良派極力革故鼎新,在教育方面廢科舉、興學堂、出國留學。在維新改革和維護帝制的斗爭中,北洋大學堂、京師大學堂、山西大學堂先后誕生,成為中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標志。所以,研究20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對研究中國高等教育有重要意義。
2001年初,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了《20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編委會,3月開始工作,2002年2月獲全國教育科學研究規劃領導小組批準為“十五”重點研究項目。全書共8卷,內容分別為中國高等教育體制,本科、專科、成人、高職教育教學,學位制度與研究生教育,科學研究和科技產業,國際交流與合作,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研究,地方高等教育。在2003年5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20周年前后,該書各卷陸續出版。
“20世紀中國高等教育”課題研究梳理了我國近現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歷程,闡述了我國近現代高等教育所經歷的艱難曲折的過程。
(1)1909年,我國高等教育學生總共才749人。
(2)1911年辛亥革命到1927年民國北洋政府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經歷了先學日本后學美國的資產階級教育改革,在這個時期先后頒布了《大學令》《大學規程》和《學校系統改革草案》,初步形成了我國近現代高等教育體制。此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到公立大學34所、私立大學18所,在校學生3.8萬人。
(3)1927年國民黨統治時期到I949年新中國成立22年中(包括8年抗日戰爭),中國高等教育主要按美國的辦學模式辦學,是一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資產階級教育。但是在這個時期,在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根據地舉辦了蘇維埃大學、抗日軍政大學等新型的高等教育。到1947年全國有高等學校207所,在校學生15.5萬人。
(4)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接收、改造舊學校以后進行了全國的院系大調整,全面學習蘇聯,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探索。應駭說這個時期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打下了基礎,積累了許多經驗,也經過了曲折的發展。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時期,中國的高等教育經受了十年的浩劫和磨難,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到改革開放前夕的1978年,我國有普通高校598所,在校學生85萬人。
(5)1978年黨的十—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進入了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時期,高等教育步入了歷史上空前發展的新階段,可謂大改革、大發展,進入跨世紀的改革階段。到2000年中國有普通高校1225所,在校生719萬人,基本形成了研究生、本科、專科、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個完整體系。
(二)“21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研究
“21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這個研究課題最早是1995年10月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理論要點”的研討會上提出的。當時提出這個研究課題的重要背景是,21世紀即將到來,大家都在思考“把一個什么樣的高等教育帶到21世紀”,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家覺得非常有必要研究什么是“21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所以“21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一經提出,就得到了熱烈的響應。該課題研究歷時3年,先后有200多名研究人員參加,內容包括“國內外宏觀背景”“世紀初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趨勢”“21世紀初中國高等教育發展的戰略和結構布局”“體制改革和運行機制”“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科技創新和社會服務”“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由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組織了專家鑒定,得到了較高的評價。
鑒定意見指出:“本課題研究已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它第一次在宏觀層面上對世紀之初的中國高等教育進行了全方位、多視角、綜合性的研究,對中國高等教育進行如此全面、系統、內容豐富、規模巨大的研究,這在國內高等教育研究中是迄今所僅見的。該項研究目的明確、指導思想正確、材料詳細、方法得當、論證合理、獲得了許多有開創意見的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及其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和效益,在全國教育科研規劃項目中是不多見的。可以說該項研究成果是中國高等教育研究最高水平的一個代表。”
(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理論要點”和“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思想體系”研究
1993年由當時國家教委高教司主抓,組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理論要點”課題組,有關省市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領導、主要的教育研究專家以及教學管理人員三路人馬300多人參加,歷時五年,先后召開了三次全國性研究會,出版了三部論文集,并于1997年9月正式出版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理論要點》一書。該書概括了黨的十四大理論要點60條內容,有學者稱之為高教研究界的“60條”。
這項研究成果于1999年被評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這項研究及其成果,對當時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一些主要理論和思想問題進行了梳理,有些理論取得了共識,為跨世紀的高等教育改革發展起了重要的思想引導和指導作用,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理論要點”課題主要從教育方針、指導思想、高教體制、高教發展道路、辦學路子和人才培養途徑等幾個方面加以總結提煉。
另一項關于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啟動于2011年。經過兩年多的準備,“中國特色高等教育思想體系研究”于2013年7月正式開題,此課題被批準為“2013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委托項目”。課題分為12個專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著名高校的學者參與了研究。
主要內容有:“高等教育本質及其使命”“關于高等教育發展模式與現代化的思想” “大學素質教育思想”“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的思想”“高校科研與社會服務的思想”“人才強校與師資隊伍建設思想”“高等教育治理體系與現代化思想”“大學文化思想”“高等教育擴大開放與推進國際化思想”“新中國高等教育思想觀念的演進”“世界高等教育思想述要”等專題。
目前課題研究正在順利推進,已經進入結題階段。課題組由瞿振元任首席專家,陳浩、馬陸亭、眭依凡任課題組副組長,我任總顧問。應該說,從1993年的“理論要點”課題研究,到2013年的“思想體系”研究,歷經20年貫穿一根紅線——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論和思想。這也是我到教育行政部門工作以后我的教育人生中努力思考、不斷思考、不斷探索的重要內容。
(四)“遵循科學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研究
1999年8月,我們提出了要“強化三個意識,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背景緣由是,1995年,我們提出了“把一個什么樣的高等教育帶入21世紀”,經過研究,我們回答,“要把體制結構更加合理,水平質量更高,效益更高的高等教育帶入21世紀”。新世紀來臨前,世界各國元首、教育家紛紛發表講話、宣言,展望21世紀的世界未來。那么,開創我國高等教育新世紀,應該有什么樣的理念和目標?經過一段思考以后,我們提出至少要強化三個意識:
強化國際意識,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強化素質意識,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強化改革意識,走出中國自己的教育發展之路。
從那以后,我們認定“建設高教強國”應該成為我國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的目標。就我本人而言,前后發表了以“建設高教強國”為題的文章達15篇,并有75篇文章提到了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最為重要的是,2007年,在教宵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委員會第十八次全體會議上,陳至立同志作了《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髙質量為核心加快從高等教育大國向高等教育強國邁進的步伐》講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大大提高了高教戰線對“建設高教強國”的思想認識。改革開放以后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經歷了跨世紀的大改革、大發展,在思考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時,提出“建設髙等教育強國”引起了很大反響的同時,也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見,但經過2007年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咨詢會第十八次全體會議以后,思想得到了很大的統一,逐漸形成了共識。
2008年1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組織開展了“遵循科學發展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重大研究項目,該研究項目還被批準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2008年度教育重點課題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課題設12個子課題,子課題負責人近百名,研究人員1500名,參與的高校150多所,聚集了我國高等教育研究領域的一批知名教育專家、學者,包括一些重點大學的校長、書記都參與了研究。這項研究歷時6年多,要出版13本書,現已出版6本書和另外2本文集,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500多篇論文并且在研究過程中舉辦了大量的學術交流活動。
關于“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目標,《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提高質量是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特別要提到的是,2015年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由國務院印發的總體方案中提出到本世紀中葉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強國。至此,建設高等教育強國已成為國家發展戰略,成為國家意志和國家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是高等教育強國”“為什么要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怎樣來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三個方面。高等教育強國需要建設若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并且應該使這些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前列。另外,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應該做強各類高等教育,同時也要使各區域各地方的高等教育做強。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偉大目標,是一個歷史性的艱巨任務,需要高教戰線的同仁付出持續的努力。
(五)建設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強國
回顧我的教育人生,我一直沒有離開教育研究,也沒有離開組織開展教育研究,這些研究使我和我的教育工作受益匪淺,可以說我的教育人生得益于教育的科學研究。回顧起來,體會多多。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高等教育發展的水平,所以要十分重視教育科學研究水平的提高。
教育部門的行政領導、工作人員要積極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教育的學會和學術團體要引領教育科學研究的發展和提高,要務正業。
這幾年出現了一個可喜的現象,不少大學校長積極地結合本校情況,探索大學的辦學理念、學生的成長,并且在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受到學生的歡迎,得到社會的贊揚。
各個時期應該圍繞當時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問題、重要問題,組織隊伍進行研究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推動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要形成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的國家隊,這支隊伍應該包括教育專家和科研人員、教育部門的行政領導和管理人員、大學的領導和學校的專家教師。
要充分看到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也包含了建設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的強國。現在黨中央已提出到本世紀中葉建成高等教育強國,要建成高等教育強國必須要花大力氣來建設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強國。我們要為建設高等教育科學研究強國作出努力。
欧美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