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文:
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回頭看東北大學這40年的發展,您如何評價?
趙繼:
我覺得,東北大學在過去40年里抓住了發展的機遇,在一些重要轉折點上,總體來說,還是抓住了影響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從而推動了學校的發展,使東北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學科布局等方面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首先,東北大學為國家、為行業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涌現出了以干勇、雒建斌、劉炯天、逯高清等為代表的中外院士,以劉積仁、劉載望、呂松濤為代表的優秀企業家,培養了一批政府和各界精英。
其次,東北大學在科學技術創新上做出了一系列的重大貢獻。第三,東北大學的一些優秀科研團隊、優質學科,已經能夠站在國際舞臺上參與競爭了。
另外,東北大學的學科布局更加優化了,作為一所老牌工學院,在發揮傳統優勢和特色的基礎上,東大正在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轉變。
綜合來講,這40年東北大學的發展還是不錯的,但是中間有許多坎坷,也面臨著不少新問題,如傳統優勢學科如何與時俱進、再創新,新興學科如何培育,學科交叉如何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質量如何持續改進,創新潛力如何釋放,國際影響力如何進一步提升等等。
陳志文:
東北大學最突出的特色和優勢是什么?不足又是什么?
趙繼:
東北大學的特色是技術創新和技術轉移以及產學研合作推動成果轉化。把技術向產業前沿上轉移,把產業前沿的技術向教學內容轉移,這兩個“轉移”是東北大學的優勢。而基礎研究和人文社科學科是東北大學應該加強的方面。
陳志文:
您剛才講到了技術創新,能不能列舉一些重要的成果?
趙繼:
東北大學為支持諸多國家支柱性行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在鋼鐵共性關鍵技術、綠色智能制造方面,東北大學已經擁有了一批可以引領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
軋制技術及連軋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在王國棟院士的帶領下,圍繞國家戰略重點和企業實際需求開展了“靶向式”攻關,在高強汽車板、高牌號電工鋼、高標準船用鋼等領域頻頻落子。
至今,已獲得了5個方向的10項關鍵技術成果,并在行業內實現了轉化。其中,方向一的關鍵技術成果,“微合金鋼連鑄坯質量控制工藝與裝備”已應用于23條生產線,“鋼包底噴粉精煉工藝與裝備”已完成新撫鋼工業試驗,并已與鞍鋼簽訂了推廣應用合同;
方向二的關鍵技術成果,“熱軋-冷卻-熱處理一體化組織性能控制”已應用于58條生產線,“極限規格板材先進熱處理裝備及工藝技術”已應用于27條生產線;
方向三的關鍵技術成果,“熱軋帶鋼免酸洗還原退火熱鍍鋅關鍵工藝技術”已在邯鋼、無錫華晶完成了工業試驗,“薄帶連鑄無取向6.5%Si鋼關鍵制造工藝技術”已在武鋼實現了工業應用;
方向四的關鍵技術成果,“高精度冷軋板形控制技術與裝備技術”已應用于10條生產線,“先進連續退火與涂鍍技術”已應用于6條生產線;
方向五的關鍵技術成果,“預富集-懸浮焙燒-磁選工藝與裝備技術”已應用于1條生產線;“超級鐵精礦與潔凈鋼基料短流程制備技術”已應用于1條生產線。在港珠澳大橋、核電站、海上鉆井平臺、大飛機等國家重大裝備制造中,都有東北大學技術的深度參與。
柴天佑院士領銜的流程工業綜合自動化國家重點實驗室面向流程工業高效化和綠色化的重大需求,以復雜工業系統的建模、控制、優化和綜合自動化新理論和技術為主攻方向,不斷創新機制,形成了基礎研究—前沿高技術—成果轉化和促進基礎研究的快速通道。
實驗室在國際上率先提出的決策與控制一體化的生產全流程集成優化控制方法,已成功應用于國內赤鐵礦選礦生產線、巴布亞新幾內亞瑞木鎳鈷冶煉、越南氧化鋁生產等重大自動化工程,顯著提高了金屬回收率和精礦品位指標。
作為未來國際自動化發展方向之一,該實驗室的研究方向被寫入了國際自動控制聯合會出版的引領未來自動化發展方向的白皮書《面向人類未來的系統與控制》中,這些都很了不起。
陳志文:
這是東大的特點,在技術創新上有很多重要貢獻,而且在成果轉化上也做的很好,東軟就是代表。但是也不可否認,在這次“雙一流”評估中,東北大學成為了B類。對此,您是怎么看的?
趙繼: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首先,對于東北大學來說,進入“雙一流”建設學校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是幾代人奮斗的結果,是幾十年來東北大學建設的成果和成效。“雙一流”建設高校都是很好的學校,客觀地說,東北大學在“雙一流”建設高校中,實力還不算靠前,但每個學校都有各自的特色。
第二,要接受現實、看到差距和不足,才能補短板,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發揚東北大學的優勢和長處。據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2018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東北大學被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收錄的論文數量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共4434篇,其中被SCI收錄的有1866篇,近五年高水平論文發表數量增長了2.7倍。在技術創新和轉移上,東北大學也取得了很多令人關注的成就。
第三,現行的評價體系對以技術創新、產學研合作見長的高校相對來說不是很有利。不可否認,強調知識創新和基礎研究是非常重要的,用高被引論文數量來對以基礎研究為重點的知識創新進行評價也無可厚非,而且要鼓勵。但是,大學是多樣化的,評價中也要考慮到中國大學的不同類型、發展階段、特色等眾多因素。
在這次“雙一流”遴選中也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我認為對中國大學的評價,還有進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空間。對于東北大學這一類高校來說,目前一些國際上的評價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就好比用籃球運動的規則來評價足球運動員。如果能加大考慮高校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所做出的貢獻的權重,綜合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兩方面的不同側重來進行分類評價,對東北大學會相對更有利一些。
就創新來講,包括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國防創新、區域創新、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等,而現在對于大學的評價體系過于側重知識創新,并且評價指標過于集中,尤其是國際上的一些商業性質的評價機構。但對于東北大學來講,知識創新并非強項。當然這方面也需要加強。當然,對于東北大學來講,知識創新方面也需要加強。
陳志文:
這也是大家經常討論的分類評價的問題。“雙一流”原本是強調發展優勢學科、揚長避短,但如果用一把尺子來評價,對于一部分大學來說,反而會揚短避長。
趙繼:
我的看法可能也不太全面。我認為有一點必須關注,雖然目前我國產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提升,如華為這樣的一些企業研究院,整體在技術創新上已經有相當高的水平了,但是我國總體上現代化建設還在路上,許多技術創新問題需要一些高水平的大學和科研院所參與并提供解決方案。
因此,現階段中國高校在關注科學前沿和知識創新的同時,還要關注國家重大需求、關注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區域的發展;要寫好兩篇文章,既要注重科學前沿探索,把論文寫在學術的前沿上,也要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和行業發展,把論文寫在技術創新的生產線上。
陳志文:
說的特別好。曾有人說過,在某種程度上,中國短期內并不需要諾貝爾獎,更需要技術。我們國家現代化建設最緊迫、最急迫地是技術層面的提升。
趙繼:
諾獎也需要,但服務國家重大需求顯然是我們這類大學的重要使命。例如,我們學校王院士所率領的團隊,引領著鋼鐵行業某些技術領域的進步,有他們這一批專家在,中國鋼鐵行業的轉型升級就有希望。我覺得,中國有一大批這樣的脊梁,是非常難得的。
中國當然需要諾貝爾獎,需要占領科學前沿、探索未知,需要研究黑洞、暗物質、生命的本質……解釋人類對未知世界的認識。然而,在中國由大國變為強國的過程中,完成鋼鐵行業、汽車行業、能源行業等支柱性產業轉型升級和再創新的任務,也同樣需要東北大學這樣以技術創新見長的一大批高校做出貢獻。
我并不是給自己大學找理由,也不是說每所大學都要把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都要全面做好,每一所大學肯定有自己的特色,有些以知識創新見長,有些以人文社科學科見長,有些則以技術創新見長。我還是要強調,基礎研究和知識創新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大學評價、學科評價、人才評價中,要做出科學分類,技術創新就不能只唯ESI、特別是不能唯高被引論文論英雄,不能都用一樣的思維、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大學。一所好大學應當是獨一無二的,應當是特色鮮明的。
我個人覺得,“雙一流”建設有進有出、有適當的壓力是必要的,但不應該把學校的注意力引導到A、B檔的分檔上來,一流建設需要時間和定力,特別是像創新人才培養和重大科技創新需要耐心和恒心,需要鼓勵大學圍繞國家戰略需求去進行科學前沿探索、原創性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進步和行業發展,需要實施分類型、多樣化的特色建設,激勵大學在各自定位上追求卓越。
陳志文:
東北的大環境,是否對東北大學的發展有所影響?
趙繼:
大學發展始終與區域經濟相伴相隨,這是國際上的一般規律。在東北大學的發展中,得到了地方政府方方面面的支持,但有幾年確實因合校的原因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另外,這些年東北經濟環境對東北大學的發展也確實有一定的影響。
一方面是經濟上的一些壓力,另一方面,影響到了高端人才的引進和穩定。但在這樣的環境下,東北大學在幾任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教育部和省市政府的支持下,還是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入選“雙一流”本身應當是長期建設積累的結果,也進一步激發了學校的發展動力。
陳志文:
您對東北大學的未來發展有怎樣的考慮和規劃?
趙繼:
東北大學要在頂層設計上構建未來的預期和愿景,實現“在中國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起引領作用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目標。其中,有三個關鍵詞非常重要:引領,新型工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
首先,強調的是“引領”,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支撐”。現在,我們已經可以說,在鋼鐵行業某些關鍵技術領域,在流程工業自動化、智能化的某些技術方面,東北大學是可以起到一定“引領”作用的,當然,引領的作用還要進一步加強。
第二,引領未來新型工業的創新發展,就要理解什么是未來新型工業形態。可以預見,在未來新型工業化進程中,會產生很多現有學科專業不能覆蓋的新領域,東北大學需要加快構建新的學科專業布局。
第三,要把握住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世界一流大學不是一下子就能建成的,尤其是內涵。不能光看幾個指標,更要看內涵和品質,因此,一流之路還很長。我們一方面要對標世界水平,找到差距,但更要堅持中國特色。東北大學需要進一步把產學研合作、技術創新轉移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尤其是要把它轉化為優質的育人資源。
趙繼:
學校已經出臺了《東北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圍繞“綠色”與“智能”兩大主題,著力構建以“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群與“冶金工業流程”學科群為雙輪、以兩化融合為紐帶,兩個學科群協同聯動的優勢學科創新發展格局,建立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堅持把立德樹人放在首位,按照總書記的要求,始終把培養人放到最重要的位置。
我們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舉措,如《東北大學本科卓越教育行動計劃(2017-2023)》《東北大學一流本科教育建設實施方案》《東北大學“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建設實施方案》等。
堅持推進學校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其核心是要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激發東北大學的發展活力。堅持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因為,教改問題的核心是教師;而無論技術創新還是學術發展,關鍵也是人。堅持抓特色發展,不能把東北大學的優勢特色丟掉。堅持抓學科布局和優化,東大未來學科結構,我比喻為陽光的“陽”字型。
趙繼:
東北大學建立了控制科學與工程、冶金工業兩個學科群,覆蓋11個一級學科,形成了“11”體系。接下來,我們將用智能化把兩個學科群連接起來,形成“H”體系。再接下來,我們要發展基礎學科,并培育和發展適應科技發展趨勢的高端交叉學科,如新工科和智能醫學等等,形成“日”字體系,其中底邊是加強基礎學科,上邊是推動“高端交叉”。這樣,東北大學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創新型理工學科體系。
但東北大學的定位是“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因此還要借助理工學科特別是信息學科的優勢,發展科技哲學、人工智能倫理、管理與公共事務、知識產權、互聯網法律、新媒體等其它學科,最終形成“陽”字型體系。
如能夠按照這一學科布局施行下去,特別是把高端人才這一關鍵抓住,相信在三十年后,東北大學在與國際上同類大學的競爭中,是可以占據一席之地的。當然,路還很長,任務也很艱巨。
陳志文:
您剛才講到,“雙一流”或者學校建設的核心是人。坦率地講,東北地區現在引進人才并沒有太大優勢。對于人才,一方面是吸引,一方面是培養,東北大學有什么樣的做法?
趙繼:
在人才方面,東北大學確實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但我們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一是集中優勢資源引進和培養高端人才,目前已出臺了多項措施。二是這幾年東北大學在環境建設、平臺建設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因為對高端人才而言,不僅是看薪水的高低,更看重事業發展平臺。三是借助外部資源來彌補短板,例如,東北大學將在經濟發達地區設立產學研協同創新基地。四是將學校的發展思路轉換到服務國家戰略上來,與國家同頻共振,綜合東北大學的優勢,尋找與國家戰略相關的契合點,在服務國家戰略的過程中,獲取資源,發展自己。歷史上,美國斯坦福大學、英國華威大學都曾通過這條道路獲得了快速發展。